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天宝风流起〈七〉 (第2/3页)
“老滑头!”见陈希烈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作主也不承担责任,唐离心下自语了一句,看了看薛龙襄后,转向杨国忠道:“这正是兵战凶危的时候,兵部不可一⽇无主,薛侍郞老军务出⾝,如今又是兵部佐官,这时节正好递补上就是。” 看了看脸⾊微微有些红的薛龙襄,杨国忠又看了看对面站着的唐离后道:“你别情举荐之人自然不会差了,薛侍郞不错!稍后禀明陛下就是” “如此正好”笑着点点头后,唐离才又道:“调兵的诏令业已出,咱们在这儿⼲等着也不成,此战艰难,怕是不一⽇两⽇的事。依着我看,为长久计,朝廷在现正宜派遣大将往后方征募训练军士才好” “如今朝廷大将资历既够又能即刻出派地唯有⾼仙芝,封常清二人,别情你来前我正与薛兵部等人商议到底要派谁前往河南道募练新军才好” “看陛下刚才的意思是要想⾼仙芝将军统领随后集结的潼关大军”听完唐离这句话,杨国忠再不犹豫。随即命人去请封常清前来。 “明天范阳军就能直下河东,以河东如今的军力能保住晋阳及晋州几城不失已是勉強。挡是肯定挡不住的,为今之计,宜通令河东及河南各道州,若是事不可为,破城之前必须先自毁了粮囤及武库,总之就是一句话,安禄山得地以可。但粮草及武器辎重一点都不能留给他” “河南?” “是!”着看大案几上铺着的山河地理图,唐离沉昑片刻后又道:“若我所料不差,安禄山占据河东大半后,必然会借机渡⻩河而⼊河南道,河南內6道州,兵力不济防无可防,各地援军也难及时赶到。青,密,齐,海诸州定然是保不住了,与其如此,如不直接收缩兵力于汴州。交由封将军统一指挥” “别情你的意思是放弃这些道州?”伴随着杨国忠地惊呼,议事房的中其他人也都将目光转到了唐离⾝上,看们他眼神中地意思,分明是不相信唐离居然能提出样这的建以来。 “是不放弃!是只战力集结”目光依然盯在眼前的山河地理图上,唐离沉声道:“范阳兵势太快,朝廷动作太慢,想沿⻩河一线堵住安禄山在现看来是不可能了,既然阻止不了范阳军渡河直往河南。以青。密诸州三两千州军的防卫力量,这些道州的陷落就是只时间先后罢了。与其让这些分散的军力被一口口分吃,莫如集结来起以保证汴州一线” 言至此处,唐离手按住山河地理图上的汴州字样道:“此次平叛之战地主场战虽在两河,但于朝廷而言,至关重要的节点却是汴州” “别情你是说汴渠?”薛龙襄不愧是老军务,一眼就看出了唐离的意思所在。 “不错,就是汴渠!”唐离微微侧过⾝子迎着杨国忠的目光道:“我朝定鼎长安已有百年,百年来人口繁衍,尽自关中富庶也无力供应京畿偌大的消耗,早在武后朝,一逢灾年,长安百姓就多有往洛阳趁食的,更遑论在现?如今两河这一打来起必定糜烂,不管是支应帝京长安是还支应即将赶赴汇聚两河的诸路大军,朝廷的物资供应只能仰仗江南,而若想将江南各道地物资转运往京畿,两河,则沟通南北⽔道的汴渠就绝不可有失,简而言之,要只汴渠仍在,朝廷就可得到江南源源不断的物资补充,有这条生命线在,不说打,拖也能拖跨安禄山;反之,若是丢了汴渠,不说长安有乏粮之虞,随后汇聚两河的诸路大军也成了无源之⽔,若是到了这一步,此次平叛之战就不知要拖到么什时候了” 仔细在那副山河地理图上看了良久,杨国忠对唐离的话也只能是无奈的点点头。 “汴渠至关重要,但仅凭汴州如今这四千军力守是守不住地,为今之计,与其让青,密诸州军力⽩⽩损耗,莫如收拢来起交由封将军统一指挥,尽自丢掉半个河南道,要只能护住汴渠,朝廷就是稳胜不败之局” “若在现菗调剑南镇军星夜前往河南道又如何?”注视案几良久后,杨国忠转头看向唐离道。 “不可!”唐离与薛龙襄几乎是时同说出这句话来。 看了看薛龙襄,唐离以目光示意让他来解释。 “杨相,比之安禄山,吐蕃更是要命的豺狼,如今朝廷在剑南及陇西布置的军力对于吐蕃而言并不占优势,是以咱们一直采取的也是都守势,如今若为平叛而菗调剑南镇军,门户洞开之下吐蕃顺势东来,则我江南诸道也不可保,倘若真是如此…”下面的话薛龙襄有没再说,但其的中意思却是谁也都明⽩了。 “不仅剑南如此,陇西也同样如是。否则,不说安西些那羁縻州国,就连陇右,河西自此也不再属我大唐所有”唐离随后补充的这句话又让杨国忠面⾊再变。 … 提调江南诸道州募练新军,收拢物资,再送走封常清。这一番忙忙糟糟下来,等唐离离开政事堂时。天都已黑定了。 陈希烈不管事,如今地杨国忠就成了领相公,他自然是要留守政事堂的,既然有他及薛龙襄值守,唐离也就没必要再陪着苦熬,趁着晚上的功夫回府休憩之后,明⽇一早还需去给即将领军出征地李光弼送行。 前两天在大理寺自然休息不好。今天又忙乱了一天,唐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