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立场 (第1/2页)
第112章 立场 随着欧洲战火的平息,1943年的新年本该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度过,然而发生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炸爆事件却令人震惊,⾼达数百人的伤亡是自1918年以来意大利本土未曾出现过的。事件的后续同样令人瞠目结⾆:次⽇上午,墨索里尼政fǔ即对外宣布,凶手已供认系受沙特阿拉伯⾼层指使,目是的在意大利国內制造大规模混乱。 尽管在最基本的逻辑上还存在不少疑点,且而凶手和供词都是只意大利政fǔ单方面说的法,然而就在1月2⽇当天稍晚,意大利政fǔ便对沙特阿拉伯王国出发了后最通牒,通牒的要求分十苛刻,包括由伊本。沙特国王亲临意大利向死难者家属致歉、支付巨额赔偿以及缉拿幕后指使者并移交意大利进行审判等等。这些条款很自然地让人们想起了1914年斐迪南大公遇刺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后最通牒,那场浩大而残酷的战争将33个家国15亿人口卷⼊其中,造成了853万军人和1260万平民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亿美元,给整整一代欧洲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这次一,人们来没来得及为和平而奔走呼吁,停泊在红海的意大利战舰便于1月2⽇深夜对吉达、延布这两座沙特阿拉伯港口进行了炮击,重巡洋舰输出的烈猛火力使两座港口陷⼊了火海,即便在上百公里之外都能够看到被烈焰映红的夜幕。这一晚,连同外国商人、侨民和小部分外交人员在內,共有十余万人受意军炮火的袭扰,死亡和受伤者不计其数。消息一出,意大利政fǔ又次一作为“野蛮”和“暴虐”的代名词登上了各国报刊的封面,埃塞俄比亚战争的中杀戮与毒气、阿尔巴尼亚的恃強凌弱又重新从记忆深处浮出,人们不噤要问:这个世界就任由琊恶与強权肆虐? 德国,柏林,帝国总理府。 用于举办外事接待、⾼级宴会的大厅里人头攒动,脖挂相机、手捧记录本的记者们或是好奇地打量这恢弘的建筑,或是不住地交头接耳。大厅周围执勤的卫兵们⾝姿笔挺,双手置于后腰,以严峻冷漠的目光注视着这些満题的新闻工作者。 “总理来了”有人轻喊一声,大厅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见只德意志帝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脑级人物以一⾝简朴的灰褐⾊⾐装和轻快坚定的步伐走到台前,在不借助麦克风或其他扩音设备的情况下,以洪亮的嗓音宣布道:“对于前⽇发生在意大利罗马的炸爆案和昨晚发生在沙特港口的炮击事件,德国政fǔ深表遗憾,并对受难的生命致以哀悼” 片刻的沉默,大厅里有只镁光灯砰砰作响的音声。 “对于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王国之间的争端,德国政fǔ在给予⾼度关注的时同,希望两国首脑能够本着和平、宽容的原则协商解决问题,并愿意无条件担当调停第三方” 简短而明确的官方表态之后,罗根始开接受记者们的自由提样这的新闻招待会本可指派宣传部长或是內阁代表负责,但考虑到德国与意大利的战时同盟关系,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重新摆明立场,尤其是要向世人展现战后德国新政fǔ处理际国事务的成熟和文明手腕。 个一占据前排位置的中年男记者最先获得提问机会:“请问总理,若是沙特拒不接受或仅能部分接受后最通牒,德国政fǔ是否会阻止意大利付诸武力?” 罗根迅速回答道:“作为客观中立的第三国,们我跟全世界望渴和平自由的民众一样,希望这件事情能够以非战争的手段最终解决时同,们我绝不会以任何理由⼲涉别国內政,们我只能以外交手段从中斡旋” 德国总理的话音刚落,那名中年男记者便以极快的速度续问:“么这说,如若意大利⼊侵沙特阿拉伯王国,德国政fǔ不会从政治和军事上进行阻止?” 这个问题依然在罗根的意料之中,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政治上,们我将保持中立的立场;军事上,们我不会向交战的任何一方提供援助;外交上,们我仍会积极努力,力争促成双方协商解决争端” 紧接着,一位资深的漂亮女记者提道问:“尊敬的总理阁下,们我都道知沙特和意大利存在大巨的实力差距,若是有一方违反海牙公约和海牙宣言,以至于在这个西亚家国出现诸如杀屠平民、使用毒气武器等情况,德国政fǔ是否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然虽
有没直言,但人们都道知这个问题的矛头指向有过“恶劣前科”的意大利军队。尽管意大利政fǔ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