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祈神 (第2/3页)
36;
们他自进攻德国后经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有没
么这⼲过了,而今天却又偏偏是在德国飞行编队抵达赫尔辛基时出现,这恐怕是不单纯的巧合能够解释得去过的! 坐在机舱右排位置上的军官们纷纷在第一时间转头向外望去,罗根然虽下意识地做出了相同的动作,但脑袋里却在飞快地运算着:以苏联空军最常见的伊-16型战斗机计算,十几公里是只两三分钟的航程,依然在使用原始目测警戒的芬兰军队在如此短的时间內几乎不可能做出有效反应! “爬升,立即爬升!命令护航战斗机占据战术⾼度!与机场联系,让们他立即出派战斗机!”罗根的大声回答距离副驾驶出发警告只不过十来秒的时间,那张焦急的面孔旋即从舱门口消失了。 机舱门继续敞开着,以至于副驾驶利用无线电与护航战斗机以及机场进行联系的音声清清楚楚地传⼊到机舱之中,无形中加重人们的紧张情绪。 基本⽔平的机舱很快进⼊了前部向上的倾斜状态,在四台宝马323型发动机的轰鸣中,飞行重量达到23吨的“秃鹰”竭尽全力地向⾼空攀升,而四架伴飞的Bf-110爬升能力显然更甚一筹,它们轻而易举地“抛下”这架笨拙的四发飞行器进⼊云端之上。 不多会儿,坐在机舱右排的军官们出发惊叹:“见鬼,真碰上苏军战斗机了!应该是伊-16,们他有…十、十一、十二…十六、十七、十八…十八架!十八架!” “一打半!”罗根冷笑一声“们他这次是有备而来!” 副驾驶艰难地半转过⾝,从舱门后面喊道:“飞行⾼度4500米,长官,是否还要继续爬升?” 这时候,罗根的得力⼲将、精于无线电以及伞降作战的凯伦面⾊严峻地提议说:“头,让机飞下降到千米⾼度然后跳伞吧!” 情势固然危急,罗根却极力保持着镇定与从容,他立即拒绝了凯伦的提议“那样们我谁都别想活!继续爬升!让护航战斗机看准时机冲击对方!” 副驾驶的脸再次一从视线中消失了,罗根中心继续计算着:这“秃鹰”的正常升限是6000米,最⾼平飞时速是360公里,即便向发动机注⼊液态氮,短时间內的爆发力也不⾜以让它在飞行竞速中赢过苏军的伊-16战斗机。要想熬到从芬兰机场起飞的德国战斗机前来支援,除了那4架护航的Bf-110之外,唯一以可依赖的就是这架机飞自⾝防卫武器了——早期民用型的“秃鹰”自是有没任何武装,进⼊德国海军服役后,这种远程巡逻侦察机加装了1门20毫米机炮和5门13毫米机炮,自卫能力在德军当时的各型军用机飞中算是比较強的,但在汉斯。罗根担任空军总监并主持战略轰炸机生产期间,这些机飞的火力和防御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強,并部分安装了从意大利空军引⼊的遥控机枪塔技术。 由于时常穿行于靠近前线或是有敌方机飞出没的空域,这架隶属于德国空军司令部的专机共装备了10门机关炮/大口径机枪,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空中防御的死角,并用冲庒钢板加強了驾驶舱、燃料舱和发动机位置,与真正的战略轰炸机相比,这种专用机飞
是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