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电脑说话了  (第1/2页)
    这是个发生在几年前的故事。我当时还是个卅二岁的女人,事实上,我也是一位社会心理学者。我的丈夫是飞行员,常常出机到远方家国去,在不常见面的情形下,能维持关系已经不错了,更谈不上能孕怀生子,除了偶然的关心话,我们间连话题也不多。    因此对我来说,研究与教书,就是我的生活全部。我常常用手提电脑工作,甚至工作到深夜,在一个偶然情况下,我读到一篇有关im软体对于现代通讯的影响。    那是一篇国美的论文,作者指出,这是一种相当具有隐密性的互动交谈软体,尤其加上视讯与语音之后,简直就是一个隐密,无人可及的私秘空间。    而这样的私秘通讯方式,比机手更具隐密性,且更具个人化。im的讯息是存于个人的电脑里,而不是远端伺服器。由于im的隐密性,因此许多非法的交易均经由这项隐密性⾼的通讯软体进行联系。    我在研究所时,主修青少年及成人心理,对于研究青少年及青年的个性与人格有很大的趣兴,特别是青少年对性爱的态度形成过程,更是我长期关注的一项学术目标。    这篇文章给我一个非常奋兴的灵感,我何不用im当成访谈工具,研究网路使用者(多半为青少年)的性爱观念呢?    接下来几天,我搜寻了国內外的一些学术性论文,发现在心理学界对于这项主题,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有一些学者,从青少年科技使用方式的改变,来探讨个性形成的影响,这不是我要的,我知道我要的,是一项一手的研究计画。    而这个计画,竟然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不必负担访谈费与处理资料费),最便捷的工具(可上网的电脑及其他周边)就可以完成,对于我来说,这份研究成果,将是国內心理学界的一向创举。年轻的我为此感到奋兴不已。    在这个主题下,我积极拟定我的研究计画与方向,我预计从网路上设定十位不同年龄阶层的受访者,并且进行半年的im访谈,这份访谈纪录将成为我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內容。我相信我的工作,会因为这样的点子而出现突破。    然而,事后证明,我的整个生活,包括婚姻,也因为这件事情,而产生了令我意想不到的大转变。    在研究过程中,我设定了两种国內最主要的im通讯软体,在经过一个礼拜的研究摸索后,我终于了解了im的用途,并对im可以提供的研究功能感到奋兴,这两种im媒体的共同之处,就是提供了外挂的通讯功能以及ebchat功能。    也就是说,我一方面可以用im软体来发机手简讯,进行私秘通讯外,还可以上线到开放的聊天室寻找我的研究客体(也就是受访者)。    当我的im软体上,没有任何‘联络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各大开放聊天室去随机找人,并将他们加⼊我的联络人,以便能进行长期的访谈与研究。    一天晚上,我来到一个非常具有盛名的聊天网站,具我的侧面了解(以及跟生学打听),这个网站一向是“援交”“夜一情”的大本营,如果我想研究青少年的性心理,到这个网站想必可以遇到适合的样本,刚开始,我对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