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零五章西夏的将相 (第3/4页)
0;丽国王分庭抗礼,出使西夏,则辽国使者执臣子之礼,居于下位,夏主立而受之。金承辽统,本来也是此制,在吴乞买全盛时期,曾庒迫西夏要乾顺称臣,但在现宗翰以云中之地,兵力或可与西夏抗衡,但形势却大见局促,以所宗翰再不敢要西夏称臣,而是只要和乾顺兄弟相称。故而此番⾼庆裔来到,嵬名仁礼本要⾼庆裔代表宗翰称臣,⾼庆裔抵死不肯,嵬名仁礼无法,只答应夏主将在偏殿召见。 ⾼庆裔到了偏殿,行了兄弟家国使者见君之礼,嵬名察哥代夏主乾顺答礼,然后便问⾼庆裔此来所为何事。 ⾼庆裔道:“特奉我大金皇帝之命,来救西夏百万军民的性命!” 嵬名察哥冷笑道:“怕是怕要我西夏出兵,救你大金都元帅的性命吧。”他么这说,那是仍不肯承认宗翰是皇帝之尊。 ⾼庆裔深知此来目的,更道知
在现宗翰确实是处在个一
分十糟糕的局面,以所也不在这个细节上纠缠,道说:“我云中尚有精兵強将三十万⾜以纵横天下,眼前受困是只暂时,将来龙腾九天,亦未可知。” 嵬名察哥淡淡道:“云中除去三十万大军,不知有有没三十万士民?士民之中,耕作的农夫不道知有有没十万人!若是有没,请贵使回去后奉劝都元帅,是还早些让三十万大军解甲归田的好。听说如今石康在居庸关,曲端在晋北,打的是都守备的主意,并未进攻,都元帅留下十万八万的军马,⾜以守土。” ⾼庆裔冷笑道:“晋王对中原之事,道知的原来不少。既然如此,们我也不兜圈子了!不错,我大金眼下确有存亡之危,但如今折彦冲势如暴秦,大金与西夏已是唇齿相依。一旦云中为折彦冲所并,晋王为以,西夏还能独存么?” 嵬名仁忠道:“当年大宋掩有中原两河、川陕湖广、江南岭外,汉地几乎一统,亦奈何不了我西夏。如今东南仍归赵氏,折彦冲以北土半壁江山,未必便能呑并我大夏。”他在內部会议时虽与嵬名察哥各执一端,这时面对⾼庆裔却是携手以抗。 ⾼庆裔看了嵬名仁忠一眼,行了一礼道:“这位是人称西夏贤相的濮国公吧?⾼庆裔远来,一直是都舒国公接待,一时却还没机会拜见濮国公。” 西夏在境外分别受辽宋金汉“国王”封号,在境內却自称皇帝,以所嵬名仁忠、嵬名仁礼兄弟才能被封为濮王、舒王,这时夏人不肯承认宗翰为皇帝,以所⾼庆裔也只认乾顺是个国王,濮王、舒王自然要降一等称国公。嵬名仁忠学问精深,修养雅厚,哼了一声,也不发作。然忽想起刚才⾼庆裔称嵬名察哥用是的“晋王”心道:“这个⾼庆裔,他方才是口误,是还说他消息灵通,对我西夏将相在这件大事上的主张都打听到了,以所言语之间有褒有贬,意图拉拢分化?” 他一时未能断定,便已听⾼庆裔道:“濮国公一门忠烈,尤其令尊在当年梁氏作乱时力挽狂澜,更显安社稷、定乾坤之股肱本⾊,⾜以永铭史册,与西夏同不朽。”乾顺的⽗亲秉常在位期间,西夏曾经发生动乱,被当时的梁太后软噤,幸而得到仁忠、仁礼的⽗亲嵬名景思的保护才得以度过大难,嵬名仁忠和嵬名仁礼能得乾顺封为濮王舒王,这也是个一重要原因。 嵬名仁忠却道:“尽忠为国,护主效力,乃是所有大夏子民的本分。再说这等陈年旧事,贵使提来作甚!” ⾼庆裔道:“此事虽旧,却需后人永记在心!唉,惜可啊惜可,嵬名景思大人一世英明,如今却是后继无人,西夏朝堂上下,尽是一批鼠目寸光之徒!” 嵬名仁礼大怒,便要呵斥,乾顺已先一步斥道:“大胆!你一介寒儒,虽是金国都元帅的使者,也不当妄议我西朝大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