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七八章无望之城竖降旗 (第4/4页)
云军势全面收缩战线,折彦冲坐镇大定府,萧铁奴进兵至北安州与在密云的银术可相持,石康也直逼到榆关关外,通过海路与塘沽相呼应。汉军军势大利,但严冬也已到来。诸将大臣分为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当趁着大胜之威急攻燕京,一派认为汉军已稳cao胜券不必急躁。折彦冲问完诸将后又问韩昉,韩昉道:“如今我军虽得大定府,但眼下冰雪纷至,道路艰难,辽河之钱粮难以转输至此,若是急进,恐有后勤不继之患。” 折彦冲又问大定府存粮多少,民间是否富裕等等,韩昉一听就道知折彦冲准备因粮于本地,盘算了下一道:“秋粮已为挞懒耗去七八分,要想因粮于中京道,怕要等到来年。至于民间囤积,是还不要sao扰的好。挞懒在中京道数年,东防我辽南军势,西备宗翰、宗辅之叛,历年不以通政和人为务,但以搜刮屯聚为要,至今民力甚疲。民间尚需定安,否则必惹后患。”又道:“大将军,实其
们我何必急躁?如今之势,金人已是強弩之末,四面受敌,我军便是稳扎稳打,困也将他困死了。宗翰、宗辅之根本在燕京、大同,粮草离前线甚近,我军在大定府,若是数百里奔袭,粮草既缺,路途又远,如非天助,恐无胜算。再说我军大胜来得甚快,如今河东、陕西方面也不知是否经已清楚们我的意图。若是消息阻隔,彼此耽误,便不能收取四面围攻之胜算。內外种种均非进军之利,何不坐待来年?” 折彦冲叹道:“我担心的,就是拖得太久,宗翰们他有了准备,那时再要打下燕云就难了。” 韩昉道:“从打下会宁到在现已有数月,宗翰、宗辅早该得到消息了,们他
然虽来不及向东北增派援军,但料来在燕云的防范应该经已展开。便是此刻进兵,也未必能收奇袭之效。” 不久辽阳府传来消息,却是大雪阻道,运粮颇难,杨应麒也劝折彦冲谨慎,折彦冲这才按下一鼓作气覆灭金国的打算,命各路将帅好生经营,勿要被金军踏雪所破。 但命令才传出,汉军在北安州的队部便遭到了银术可的奇袭,萧铁奴见战事不利,一把火将北安州给烧了,领军退至泽州,时同传书各地警告各处戒备。大雪之中道路难行、后勤不继是金汉双方要共同面对的苦难,银术可的奇袭队部在中京道境內得不到补给,要只再次退回长城旧址以南,防守密云、遵化一线。 折彦冲担心双方竟然在这里长期僵持,韩昉便建议用计。折彦冲道:“如今彼此防范正严,如何用计?” 韩昉道:“上上之策,乃令人明知而不能防,此为直探死⽳之策。” 折彦冲便问金军有何死⽳。 韩昉道:“宗翰、宗辅然虽⾜智多谋、勇猛善战,但无可救药之死⽳也多。⾝在客地,老巢已失,此其第一死⽳;燕云非其本土,汉儿多、契丹次之,女真最少,此其 第二死⽳;东北已为我所有,女真疆土不过旧辽西、南二京,燕云之士人无不知天下必属汉,残金必覆灭,至甚在女真人中,要只
是不姓完颜的也多知归汉无妨,守金必亡,此其第三死⽳;吴乞买一死,金人无君,宗翰、宗弼各不服气,此其第四死⽳。金军有此四大死⽳,纵然有雄兵百万、山河之险亦断不能久守燕云,我若能因势就利而用谋,则宗翰、宗望之灭亡亦不过反手之事!” 折彦冲大喜道:“公美所论,与应麒略同。”便命各军固守城池以待来舂,许韩昉便宜行事。 这时燕云士人大多早怀异心,见了韩昉在中京道的举措,都道知这个副总理大臣手握大权,纷纷与之暗通款曲。这种事情人人都做得绝密,但为因⼲这种事的人多了,慢慢就形成了一股大家心照不宣的潜流。 塘沽离燕京最近,对燕云的风声反应最为迅速,冬至还未到,塘沽说的书人便都已在笑谈燕云的官场,其中个一说书人编了趣谈,讲个一人到市集买“燕云冠”(冠通官),负责买卖的中间人问买冠人是要买今年的“冠”是还要买明年的“冠”那买冠的人便问有么什差别,那中间人说要买今年的冠,以可直接去燕京找姓完颜的,要是想买明年的冠,那就得去大定府找姓韩的,那买冠的人又说他要买是的燕云的冠,是不大定府的冠,那中间人就笑道:“你么怎
么这痴!明年的‘燕云冠’早就都揣在那姓韩的里手了!” 从西边辗转东归的陈楚到达塘沽时听到这个趣谈后哈哈大笑,扔下几个茶钱,便朝副总理大臣陈显的府邸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